很多人求医是相当不顺利。想找的那个医生,找不来,找到的医生又好像感觉不满意。见多了,见怪不怪。在求医的渠道上,好像比较堵塞。
为什么会这样?你可能踩到以下的红线!
一、迷恋于西医治慢病,结果是越治越坏,后遗症越多!
图片
西医权威自认为西医疗法治不了慢病,而有的患者却自认为西医疗效快和控制好而迷恋不能自拔。
任何一种先进的西医疗法,均无法解决慢性疾病。使用西医疗法来治理慢性病,其结果必然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的饮鸩止渴的选择。西医治一个慢性病,往往滋生更多的疾病出来。在中华文化已逐步回归的今天,如依然执迷不悟用西医治慢病,那你在求医之路上只能越走越堵。
关于西医疗法为何治不了慢性病,我写过很多的文章,详见:
《高血压、高血糖、腰突…西医布局了百年的疾病阴谋!》
《不要过度相信医检报告单,很多问题西医都查不出来!》
《糖尿病终生服药等于谋财害命!》
图片
二、中医讲医缘!
老百姓常说,有没有医缘。
医缘是什么,按一般世间法理解,就是彼此同不同气,相不相应,契不契心。
有医缘的时候,病人看到那个医生,有一个莫名的信任感。医生也觉得办事顺心。有的病人找一个医生看病,三下五除二就搞定,除了患者的主动配合,以及医生自身水平还不错外,五行能量上,相对而言,病人恰好是医生的能量所生范围,那个病,也刚好是医生的所胜。
有“天医日”,“天医星”,还有“天医位”,有的人懂一些这方面的东西,那么就往“天医位”上找,结果找到好医生。在世间法的角度,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外在的缘合应内心的求,才能成事。
看儿科的,最有体会。包括我自己。都会有比较固定的小孩子找看病。这是一件老百姓感到存在,却又讲不清楚的事情——某些小孩就是比较听服某些医生的医治,找那个医生就很容易好。所以,其实很多宝妈,都有自己心中认定的孩子的专属医生。老百姓很朴素地把这个现象,也叫医缘。
所谓医缘,也可理解为医患双方能量同频才能有缘相聚。如果不同频,就会有一些节外生枝的事情发生让双方无法接近。品行与善德不够的患者,不会有缘碰到刚好能破解其病症的良医。
图片
三、疾病没治好,本质上是这个病超出了该医生的认知!
有的医生在某类病一向很厉害,可是遇到某类型的病人,就是栽倒。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多半是患者自身内部存在的某些问题,实际上已超出了那个医生的内在认知范畴以及能量范畴,即便表面看起来,那个病是自己的日常擅长范围,其实这个病的深部,还有认知的盲点,是这些盲点导致了失手。认知到哪里,心量就到哪里,认知不到,自然心量不到,也就不及于患者所需,而有失手了。
其实这些认知盲点是在哪?
举个例子讲,同样一个腰痛病人,同病同证,你本来很熟悉这类治疗,可是治下去,不行!为什么,其实在于得病的那个人,有某种顽固的习气,你那一针下去,就不会太灵光。你开下去的药,也可能不灵,不是药不好,不是你针灸技术不行,而是有更深的病因是现代医学仪器检查不到和医生诊断不到的。这是医生的认知盲点。
以所谓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对一些医生而言,只要检测到腰椎间盘突出,那么,一般的医生就会认为症状是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引起的,这个就是他们的认知范围。可是这个突出又是怎么造成的呢?他们讲不清楚,另外造成症状的因素非常多,譬如积存多年的内在筋肌劳损、不良体态(曲度或侧弯等)造成的气血不通、风寒湿气的淤堵、还有各种习性的伤筋(比如说长期积存的恐惧感、长期为金钱而烦恼、长期做事不公正、遇事常硬撑着或强硬着来),那么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腰痛的各种症状,但是这些致病因素就未必是这个医生有能力能诊断出来,更谈不上如何化解和治理了。
一个病没法缓解、或没有彻底弄好、或是反反复复,那一定是没找到真正的病灶点,或没把病因搞清楚!(这点不接受反驳)。因此,如果一个医生没有把你治好,而他又理直气壮的告诉了你的问题病灶在哪,病因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而有的患者却还把这个医生当成权威,一直愚忠地相信其诊断(尤其是拍过片的更是这样),这就是其求医“堵”的原因。图片
四、违背古人“六不治”之定律者,一概康复不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代名医扁鹊留给世人“六不治”定律。扁鹊是具有“洞垣之术”(即透视眼)和预判疾病未来走向的神医。其警示世人,有六类病人的疾病无法治好,称为“六不治”定律。
我在20多年的调理生涯中对“六不治”定律进行检验,认为精准率达100%。我发觉那些治不好的患者,无一可以逃脱这个定律。
此理如天雨虽宽但不润无根之草。医者技术再精湛或药方再好,也难治好这六种情形之人。所以作为医者,当明此理,方能治病救人,不负所学。患者也应当明此理,方能规避错失良缘,不抱病终身。
扁鹊总结的病有“六不治”之规律,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骄姿不伦于理”。这指的就是无敬畏及信任之心者治不了,它包含了以下的内容:患者自以为是,蛮横不讲理,不配合治疗、或者基于自身身份财产的优势自视甚高、不尊重医者、带着疑虑的心治疗、非怀着敬重之心治病、治疗过程中要求医者按照他的意愿去做。
其他的“五不治”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资料去学习。我这里不再一一赘说。
所以,作为患者,要敬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敬重先人智慧,学习和认识中华优秀文化,方不致使自己的健康不断走下坡路。
图片
五、慢性疾病是上天用来检验人类有无反省自身及有无敬畏之心的考试,考试不及格者病就好不了,只能重考!
1、疾病是上天用来检验一个人有无敬畏之心的。
很多疾病与其说是一种厄运,倒不如说是上天对一个人有无敬畏之心的检验考试。在这个世界上,任你天不怕地不怕,但有一样你肯定得怕,那就是“疾病”!疾病能制服任何人,疾病上身,你曾经的威风八面马上威风扫地。很多人在没得病的时候,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忙着做事挣钱,而一旦生病了,尤其是那些隔几天就会生一次病的那种,他们自己就“心虚”了,不想再折腾了,只求平安健康就好,因为病把他们折腾怕了!
然而,要想不得病,平时就得重视,就得对疾病有“敬畏心”。古话说:“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往往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最终只能吞下自酿的苦果。故生而为人,应当心存敬畏;同样对于疾病,也当心存敬畏,不要瞎折腾,更不要使劲“作”,所谓“不作就不死”嘛!
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太多人瞎折腾、胡乱作、不听劝,根本不把身体健康当回事!
比如有的人肚子已经非常大,裤腰带都滑倒肚脐眼下面了,但喝啤酒还是一打一打的喝;如此血脂、血压、尿酸能不高吗?心脑血管能不出问题吗?
有的人年纪轻轻满脸痤疮,都抠成疙瘩了,但还是管不住嘴,继续熬夜、继续大量烧烤麻辣烫,如此不管不顾纵然华佗在世也没有办法。
有的人本已经患有严重高血压,走路就像踩棉花,但晚上还不好好睡觉,还顾着刷手机忙着夫妻亲热,时间长了不中风才怪!
有的人明知胆囊不好,却还是胡吃海塞,见了油腻的食物也不避讳,直到某一天被查出胆囊息肉、胆结石就后悔了。
有的女性明知来月经会肚子痛,但冰激凌照吃,冰镇饮料照喝,水果照吃不误,那几天疼得在床上打滚,那又能怨谁呢?
有的人前列腺肥大,小便沥沥拉拉,半天都提不上裤子,却还把性生活当成功课来做,万一感觉功能差了,就些“伟哥”救急;……
人类的愚蠢,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心存敬畏之心的人,才能行有所止。在天地万物之间,你我都是学生,低下的是傲慢的头颅,升起来的才是高贵的灵魂。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敬畏因果、敬畏口德的人,这不是胆怯,而是真正的大智慧!
2、疾病是用来让患者对自身存在问题(包括日常行为及心性)进行反省的考试。
除了有敬畏之心外,对自身的心性进行反省也极为重要。生病其实是一种法缘,没有生病时,人能够真正地暂时从红尘中停下来好好觉察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嘛?显然不会!
病痛会产生很多不好的觉受,我们的攀缘心会觉得病痛是非利好的,因此烦恼起来,烦恼有了,就想断烦恼,可是从实相角度而言,烦恼不可断,只会越断越多,因为烦恼也是一种法缘。
太多的人,因病而烦恼,因烦恼而想断烦恼,以为找到好的医生,解决了疾病,自己就可以从不好的感受中解脱出来,烦恼就可以断除了。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一定找不到好医生,是因为老是想从外缘上找到他力来断自己的烦恼,像中求相,法无可得,只会头上安头,梦中造梦。
人有了疾病,那一定表示自己在某些方面违背了天道或规律,是上天在提醒你要自我反省。如果反复遭遇到求医不顺遂,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己的身心幻垢在阻碍自己。患者应尽量觉察自己这些问题,进行调整修改,有时事情就会出现转机。
爱抱怨的,调整爱抱怨的习惯。爱嫉妒的,调整爱嫉妒的习惯。爱生气的,调整爱生气的习惯。爱计较的,调整爱计较的习惯。爱咄咄逼人的,容易动怒,先尽量学习柔和,生活作息混乱的,先尽量学会早睡早起……
图片
六、求医之“求”,乃贵在破解阻力!中华文字都蕴含玄机!为什么寻找良医的过程,古人会用上一个“求”字?
疾病大多带有因果,凡是去求的,必会困难及阻力重重!如果不认知到这一点,很难如愿。那么,求医路上会有哪些阻力要去跨越的?
1、来自自身的阻力:比如企图用最短的时间和花最少的钱解决价值连城的身体问题、工作忙没时间、嫌远(希望有神医降临家里最好)、过往看中医效果不佳不愿相信、怕再走弯路、骄姿(例如把自己当成顾客要求医者听自己的)……
2. 所看的中医需要自费,不能走医保:这个很正常~能走医保的院系中医大多疗效不佳,并且,无法及时反馈并获得指导的挂号式看诊模式也不适应复杂疾病的治疗过程。此时需明白“要报销”还是“要疗效”孰轻孰重;
3. 来自西医的诊断或建议:由于专业所限,这位医生可能真不知道中医能治愈这种疾病,再就是利益归属问题,西医医生通常不会支持他的病人去看中医;患者头脑往往会愚忠相信这个治不好自己病的西医!
4. 家庭内部的阻力:参与决策的家庭成员意见不统一,大多数会偏向西医,特别是其中有人本来就是西医(跳不出专业藩篱)。此时,需病人本人及家里拿主意的人有所决断;家属大都倾向西医的原因是因为在大医院看病顺理成章、心理安慰、事后不被责备和自责、好解脱(“已经尽力/砸锅卖铁等等”);只有少数家属能坚决支持患者找中医。作为患者本人,在头脑清楚之时,千万不能让就医决策权旁落,哪怕是身边最亲近的亲人。当然,要正确处理好与家人的观念之差,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5. 病友:从来不看中医或者看过中医效果不佳的病友(有的来自患者群、有的是熟人圈的),往往会在适当时候“跳出来”,会自以为是认为不可能,充当阻力;
6.媒体及AI:求医者务必明白,媒体上流量大的医学内容,大概率是不支持你看中医的想法~有的直白,有的旁敲侧击(举例:关于胆结石,某平台上充斥的都是切胆或看中医效果不佳最终仍切胆的帖子,很详细,而少有中医治愈的帖子)。常用的几个AI工具,西医内容的输出相对准确,一旦被问到“中医是否能治愈某种疾病”时,则回答并不准确。
(本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升阳配资-安全杠杆炒股-券商配资-a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